日期:2023/02/09 00:02:27
人气:
大盘全天高开后震荡走低,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 盘面上,固态电池概念股全天强势,珈伟新能 20CM 涨停,山东章鼓、金龙羽、新纶新材涨停。充电桩概念股盘中异动拉升,中恒电气、泰永长征、北京科锐、积成电子涨停。特斯拉概念股午后异动,新朋股份涨停,亚玛顿一度涨停。ChatGPT 概念股表现分化,海天瑞声再度大涨,8 个交易日涨近 180%,汉王科技一度走出 8 连板,东港股份一度跌停。板块方面,固态电池、高压快充、一体化压铸、染料等板块涨幅居前。 下跌方面,数字经济相关板块陷入调整,二六三、人民网等多股大跌。web3.0、数字货币、数据要素、互联网电商等板块跌幅居前。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 3400 只个股下跌。 截至收盘,沪指跌 0.49%,深成指跌 0.62%,创业板指跌 0.48%。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 8047 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410 亿。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 13.89 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 4.35 亿元,深股通净卖出 9.53 亿元。 固态电池最新突破 今日,A 股和港股各有一则引爆市场的大消息。 A 股市场上,固态电池新突破引爆千亿龙头股价,相关概念股集体大涨。 2 月 7 日,赣锋锂业控股子公司赣锋锂电宣布,其在固态动力领域获新突破,搭载赣锋锂电三元固液混合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 SUV 赛力斯 -SERES-5 规划于 2023 年上市。 受上述消息影响,赣锋锂业 A 股一度大涨 8%,收盘涨超 6%,赣锋锂业港股也一度涨超 6%。固态电池概念板块内,珈伟新能 "20CM" 涨停,德尔股份、翔丰华、金龙羽等大涨。 目前,固态电池基本是业内公认的下一代动力电池重要发展方向。2022 年 1 月,首批搭载赣锋锂电 ( 半 ) 固态电池的东风 E70 交付,率先打响了固态电池产业化 " 第一枪 "。出于对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电池的追求,各大企业进入竞赛阶段,加注研发固态电池。 不过,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尚需 5-10 年,光大证券认为半固态电池将成为过渡期优选。 2022~2023 年会有一批领先的半固态电池企业逐渐发布车规级电池,预计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转折点会在 2024~2025 年,2030 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商业化应用。固态电池将优先从高端应用市场开始商业化,例如无人机、医用等领域,逐步向动力及消费电池领域扩展。 整条产业链看,2023 开年以来,锂电材料全线降价,价格相较 2022 年 12 月呈现不同程度地下滑:电池级磷酸铁锂价格降低幅度超过 10%、部分负极材料价格降幅 5%、电解液降幅在 4%-7% 左右。 由于锂电行业签单是采用价格联动方式,预计动力电池降价已经箭在弦上,国内新能源车企或将开启以价换量趋势。随着新车型陆续上市,第二季度销量有望好转,高工锂电预计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有望突破 1000 万辆。 抖音外卖 " 误杀 " 美团 港股市场上,抖音入局外卖业务的消息引发美团大跌。 据中国基金报消息,昨日,一则 " 抖音将于 3 月 1 日上线全国外卖服务 " 的消息持续发酵。受此影响,今天上午,万亿港元市值的外卖巨头美团 -W,股价一路走低,盘中最大跌超 9%,收盘仍跌超 6%。 不过,随着媒体报道逐步跟进,美团此次或许又是被 " 错杀 "。 对于上线外卖服务,抖音方面向中国基金报否认了 3 月 1 日上线的消息。并回应称," 团购配送 " 项目目前仍在北京、上海、成都试点当中,近期已开放该三城的商家自助入驻。后续将视试点情况,考虑逐步拓展试点城市,目前无具体时间表。 回顾抖音在外卖业务的布局,2022 年 8 月 19 日,饿了么与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此次被行业讨论的抖音外卖业务,主要是通过抖音提供的 " 饿了么抖音小程序 "、" 品牌小程序 " 等外卖经营方式。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认为,从业务布局来看,抖音对外卖产业尚不熟悉," 三城试点 " 或许是投石问路,但更有可能只是抖音想要通过同城内容进入同城社交圈。 从当前外卖行业竞争格局看,美团、饿了么合计占据 90% 的市场份额,短期内两者相争的局势不会发生改变。据《2022 年美团及其产业链研究报告》,2022 年,美团在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逼近 70%,营收将是饿了么的 3 倍。 央行公布外资持股数据 资金流向方面,北向资金今日延续净流出态势,全天净卖出 13.89 亿元,近 4 日连续减仓累计超 100 亿元。这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 不过,相比 1 月份 1400 亿元的大额净买入,近期流出的北向资金只是小部分,投资者无需过度悲观。国海证券指出,北向资金并非全是长线资金,部分海外炒作资金在短期 " 爆买 "A 股获利后,不排除有快速撤离的操作。 整体来看,外资对 A 股依旧保持着增持态度,央行的最新数据也证实了这点。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官网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市值 31959.90 亿元,较 2022 年 10 月底的 27679.72 亿元,增加 4280.18 亿元,增幅 15.46%。2022 年 10 月 31 日至 2022 年底,沪深 300 指数上涨了 9.33%。 据了解,上述统计的外资持有 A 股包括外资通过 QFII ( RQFII ) 、沪港通、深港通持有的 A 股和港澳台居民直接投资持有 A 股。 目前,外资的 2 月份观点也陆续出炉,对 A 股市场也保持看好。 此前一直建议投资者高配中国的大摩,2 月 2 日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维持高配中国的态度不变。建议投资者高配中国的大摩,2 月 2 日在研究报告中表示,维持高配中国的态度不变。 长期来看,全球最大公募基金先锋领航集团的模型测试,未来 10 年中国股票的平均年化回报在 7.4%-9.4% 之间,显著高于中国以外全球股票的 5.7%-7.7%。也就是说,拉长时间中国股票在全球范围内依然较具吸引力。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近期也在维护市场流动性。今日,央行进行 6410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 2.00%,与此前持平。因今日有 1550 亿元 7 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公开市场净投放 4860 亿元。 2023 年的机会和风险 最后,回到 A 股市场后续走势上。 春节后,A 股港股都出现一定程度回调,前期强势的板块出现获利回吐。往后看,考虑经济活动的修复仍在持续,高频数据的改善仍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持,市场估值虽有所修复但仍有空间,中金公司认为对后续市场演绎不用过于谨慎,2023 年市场机会仍大于风险。 A 股机会:二月配置策略以增长复苏为主线,建议配置受益于经济修复的相关领域有望维持较好表现,兼顾高景气细分成长赛道。未来 3-6 个月,建议关注受益于增长复苏的相关行业、景气有望维持高位的细分成长赛道、" 中国特色估值体系 " 建设的相关国企上市公司。 港股机会:市场短期或维持盘整,以消化已经计入的预期并等待新的催化剂的到来,但港股市场的上涨行情尚未结束,市场在快速修复后逐步转向结构性机会。配置策略上,建议投资者更加关注优质成长、互联网和科技制造等三个方向。 短期不确定性:虽然美联储 FOMC 会议加息 25 个基点的决定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是受上周美国就业数据和 PMI 意外走强推动,美元走强,后续市场流动性有收紧风险。 〖 证券之星资讯 〗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